原标题:【学术沙龙】第8期 秩序与边界——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本期活动需实名预约参加,限额报名150人(需预约购票入馆,详见下方“活动预约”)
清华艺博官方微博、、在艺直播、艺度直播、文博头条、中华文博共享平台(平台排序不分先后,详见文末直播二维码信息)
2. 请于13:50前,从展馆四层西北角进入报告厅(13:30开放入厅,请在预约验证入馆处微信扫码签到,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清华校内学生证、工作证,凭报名信息进入报告厅)
3.需遵守馆方秩序安排,请勿占座;本馆实行全面禁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拥有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聚焦于1945年至1990年间,德国设计的成长轨迹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同样承继着包豪斯学术传统的东西德现代设计,演化出两条错综羁绊的发展路径,同源异轨、殊方同致。本次学术沙龙将围绕展览主题“交织的轨迹”所呈揭的“秩序”与“边界”,基于展览学术脉络所呈现的角色转变、重建与进步、差异与共享、危机与反思,探讨功能主义设计的前路德国设计之于民族认同与社会复兴的意义,继而延伸至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参照,发挥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总策划。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博协高校专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教工书法协会会长。长期从事展览项目策划和博物馆管理,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从事书法艺术实践及民国美术史研究。先后组织策划“尺素情怀· 清华学人手札展”“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等十余个大型重要展览。在艺术类及工程类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中国软件著作权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如晤如语:茫父家书》《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等。
德国昂珂舍勒兄弟有限及两合公司(ANKER)设计总监。长期从事现代商用地毯面料的设计与开发,主持并负责ANKER产品的纹样设计,工艺开发,色彩流行趋势研究及应用;主持并负责ANKER品牌的视觉系统设计。基于ANKER全球顶级品牌定位,负责研究并传播德国传统地毯艺术以及独特编织工艺所形成的美学价值、品牌文化。
文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群总馆长,包豪斯研究院院长。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学术主持。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和设计研究,著有《中国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设计的善意》《设计沉思录》等,主持建设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策划的主要学术活动有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中国设计大展、上海设计展、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等。曾任《装饰》杂志主编、艺术史论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青岛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医疗产业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主持诸多国家部委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设计研究课题和项目。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或教材9部,发表论文和作品数十篇/件。主持的设计项目获得诸多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包括国际红点设计奖、中国好设计金奖、创新设计红星奖、全国美展优秀奖、中国应急救援创新设计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奖等表彰数十项。他的设计作品被德国红点设计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等文化机构收录或收藏。
陈岸瑛,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艺术史论系主任,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长期从事艺术与设计理论研究,著有《艺术概论》《工艺当随时代》等,译有《寻常物的嬗变》《影响我们时代的100位新锐艺术家》等,主编“中国当代设计学术思想文丛”,新世纪以来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参与策划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非遗进清华”系列活动、艺术理论前沿论坛、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先锋论坛、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等学术活动。
德国昂珂舍勒兄弟有限及两合公司(ANKER)市场部创意总监、资深产品设计师。从事编织地毯艺术设计、工艺开发30年,为德国ANKER最资深设计师之一,深谙德国乃至欧洲地毯——这一传统艺术的演变及应用,以及由此延申至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展览展示设计等多领域。目前负责ANKER全球品牌文化传播,艺术交流,以及市场活动策划。
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博士后/策展人,特展“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策展人、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文字翻译。研究方向外国古代工艺史、西方现当代设计理论。已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设计评论及展览相关研究论文。译著《三低主义》,皮影戏《长至归》剧本及唱词创作,电影《迟来的告白》剧本统筹。作为策展人、策展助理、展览执行、日英翻译、文字支持参与多个展览,包括“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李伯安水墨人物画展”“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踵事增华——丘挺艺术展”等。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